循环经济的定义:循环性至关重要。

以下文本是“循环经济的定义:循环性至关重要”一文的翻译。请点击这里下载原文。

在可持续发展中,很少有概念像循环经济一样受到如此广泛和有影响力的关注。循环资源利用是对当前资源利用不可持续性的几种回应之一,也是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作为一个开放子系统的经济体嵌入到一个资源有限的更大的生态系统中(van den Bergh,2001)。这两个系统是相互依存的(Costanza,1991)。生态系统提供了经济活动的物理限制,经济系统则影响着生态系统的源和汇(Goodland等,1992)。循环经济承诺结合了两者的方面。

通过循环利用资源,即重复使用同一资源,可以更加可持续地使用资源。在其完美状态下,循环经济不需要进一步的原始资源(Figge et al.,2017)。这个前提的简单性和逻辑性已经导致了大量关于循环经济的学术文章:从十年前的99篇学术文章到2022年学术期刊中的约4,000篇文章。此外,我们可以在实践中看到其流行之处,例如,公司经常在其可持续性报告中讨论循环经济的优点。简而言之,在任何关于可持续性的讨论中,循环经济都是普遍存在的。

鉴于大量的出版物和研究人员、实践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兴趣,定义循环经济的综述文章非常受欢迎,这并不令人意外:在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中,综述和定义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它们提供了指导和结构。它们有助于理解一个概念包含的内容以及它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不幸的是,在循环经济的范围内,许多文章在这方面存在缺陷,因为它们未能正确地定义这个概念。

一般来说,定义由两部分组成:待定义的术语(“定义术语”)-例如“循环经济”-以及对此术语的定义(“定义”)-例如循环经济的含义。一些简单的规则决定了一个定义是否有价值。好的定义由必要和充分的条件组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决定某物是否属于(或不属于)待定义的术语。当充分条件得到满足时,某物将属于该术语-毫无例外。必要条件必须满足才能潜在地属于该术语,但不能保证一定会如此。条件可以是充分的、必要的或充分必要的。

一个好的定义的标志是没有反例:只要存在反例,定义就是有缺陷的。相关的是,好的定义既不会太宽泛也不会太狭窄。如果定义过于狭窄,它就无法包容所有的被定义项的实例。相反,如果它允许更多不属于定义项的实例,那么定义就太宽泛了。总之,好的定义聚焦于并且只关注必要的内容,同时将该术语与其他相关概念区分开来。

在循环经济的话语中,最广泛使用的定义之一是由Kirchherr等人(2017)开发的。在他们的文章中,我们以此为例,作者承担了审查现有循环经济定义的艰巨任务。然后,他们利用他们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即:“循环经济是指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通过延长产品使用寿命、重新使用和再循环来实现经济增长。”

“循环经济是一种基于商业模式的经济体系,用减少、再利用、回收材料的方式替代了“终身概念”,在生产/分销和消费过程中实现微观层面(产品、企业、消费者)、中观层面(生态工业园区)和宏观层面(城市、地区、国家及其以上级别)的运作,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即创造环境质量、经济繁荣和社会公正,造福于现在和未来的世代。”(Kirchherr等,2017年:224-5)

Kirchherr等人(2017)对“循环经济”的定义不符合良好定义的标准,因为他们为“循环经济”提供的标准既不是必要的,也不是充分的,例如“减少资源流”,而且他们的定义会引起反例。大多数学者和从业者可能都认为,一个被完全闭合循环所特征化的系统,即消除了对原始资源的需求,即使它没有达到“社会公平”的可取目标,也可以反映出循环经济。换句话说,“社会公平”既不是必要的也不充分,这表明定义过于狭窄。

同时,Kirchherr等人(2017年)的定义过于宽泛。例如,最近的研究表明,资源流的减少可能会导致循环率降低(Figge等人,2021年)。此外,通过规定资源流的减少,Kirchherr等人(2017年)的定义混淆了循环经济与其他生态效率策略,例如“缩小资源流”的策略(Bocken等人,2016年)。Kirchherr等人(2017年)的定义反映了废物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先前定义的元素,即相关但在概念上不同的概念。

分析定义的优点的上述标准,即与何为必要和充分相关的标准,构成了发展循环经济定义的逻辑起点。我们建议四个相关特征:

首先,循环经济明确规定了封闭资源回路,否定了使用原始资源的需求。这是充分和必要的标准。

第二,资源流的优化以及它们的方向是必要的标准。在完全循环的系统中,资源的输出和输入必须相同。因此,一些资源流可能需要减少,而另一些资源流可能需要增加,以确保对预先使用的资源的供应和需求相匹配。

第三,作为必要的标准,循环经济总是分布在至少两个互补的层次上,每个层次都遵循不同的逻辑。资源循环本身表现在更高的层次(例如跨企业集群或产业)。支持这种循环性的是活动(例如回收、再制造等),这些活动由参与者(例如企业)在更低的层次上从事。换句话说,较低层次的活动的组合创造了更高层次的循环性。我们认为,循环经济因此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

第四点,需要注意的是,热力学定律和人为错误的不可避免性意味着“完美”的资源循环可能不太可能出现,对这样的概念的想象将仍然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这也表明,仅仅依靠循环经济是不太可能实现稳态的。因此,需要采用多种方法来将经济资源利用降至可持续水平。

基于这四个特点,我们将循环经济定义如下:

“循环经济是一个多层次资源利用系统,规定所有资源循环完全闭合。回收利用和其他优化资源流动规模和方向的手段,作为支持循环经济的实践和活动做出贡献。在理念的完美形态中,所有资源循环都将完全闭合。在现实的不完美形态中,某些原始资源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

许多企业、政策制定者甚至研究人员认为,循环经济是一个万能的工具。它被视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机遇”,将资源利用降至可持续水平,同时为未来经济增长提供基础(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2013)。我们认为,这些观点进一步加剧了循环经济定义的不精确性,并超出了“闭环”可以实现的范围。

要实现可持续的资源利用,肯定需要多种概念,其中循环经济是其中之一。换句话说,作为一种理想类型,完美的循环经济忽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现实世界中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在实践中,循环经济只能是一系列可持续发展倡议中的其中之一,并在此时此地展现出来。尽管如此,要了解循环经济可以发挥的作用,需要清楚地理解循环经济是什么。循环经济的良好定义不仅有助于理解循环经济是什么,还可以将循环经济与其他相关概念区分开来。

在研究中,我们试图证明我们认为是真实的东西是错误的(波普尔,1959年),以此来取得进展。正是在这种精神下,我们批评了当今文献中经常被定义的循环经济。我们的文章既不是定义循环经济的讨论的起点,也不是终点,我们希望它成为一个中间点,促进未来的进步。

Bocken, N.M.P., de Pauw, I., Bakker, C., van der Grinten, B., 2016. Product design and business model strategies for a circular economy. J. Ind. Prod. Eng. 33, 308–320.

Costanza, R., 1991. Ecological economics: a research agenda. Struct. Chang. Econ. Dyn. 2, 335–357.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2013. Towards the Circular Economy. Economic and Business Rationale for an Accelerated Transition.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Cowes, UK.

Figge, F., Givry, P., Canning, L., Franklin-Johnson, E., Thorpe, A., 2017. Eco-Efficiency of virgin resources: a measure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micro and macro levels. Ecol. Econ. 138, 12–21.

Figge, F., Thorpe, A.S., Manzhynski, S., 2021. Between you and I: a portfolio theory of the circular economy. Ecol. Econ. 190, 1–9.

Goodland, R.J., Daly, H.E., El Serafy, S., 1992. Population, Technology, and Lifestyle. Island Press.

Kirchherr, J., Reike, D., Hekkert, M., 2017. Conceptualizing the circular economy: an analysis of 114 definitions. Resour. Conserv. Recycl. 127, 221–232.

Popper, K., 1959. 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Hutchinson.

van den Bergh, J.C., 2001. Ecological economics: themes, approaches, and differences with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Reg. Environ. Chang. 2, 13–23.